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氢能源,何去何从

今天早上去听了一个报告,是DOE(美国能源部)的官员来学校宣讲。她是受校长邀请过来作报告,主要讲了能源部的历史,国家实验室的情况,还有今后的发展方向。内容上基本是锂电池和AI 各占一半。听完报告果然有人提问:氢气呢?怎么没提?

我在22年也参加了一个芝加哥的业内小会,领头的是阿贡国家实验的老头,当时我也举手提问:氢气呢?你怎么看锂电和氢气的竞争关系?

这两个问题得到了惊人相似的回复:氢气有它自己更多的用途,不一定非要用于能源领域。今天DOE的官员还好心地加上了一些解释:氢气的稳定来源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当然她说的是对的,然而,任何一个东西,只要政策在推,人们就鲜少提及它的缺点。反之,政策不推,就能列出一大堆缺点。

我15年入行,正是纳米催化剂、氢燃料电池大热的时候。18年开始就逐渐发现领域的人越来越少,20年毕业的时候竟然四顾无人,找不到下家。我也试图跟其他同行一样转二氧化碳,结果发现是一个更大的骗局。现在老老实实转了分析化学,开始弄传感器。今天这场会听完了,算是明白氢能源是弃子了。

18年的时候,我主动联系过丰田北美的研发负责人,和他有过简短的会面和讨论。我说到氢能源的一些困境,问他怎么看。他说氢循环需要气站,还有源头、输送,很多问题,每个环节都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如果不去做,就什么也没有。汽车应用可以成为突破口,只要有了应用需求,上下产业链都会完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意思。这其实是一个新的产业,可以成为经济的增长点。

只可惜每个国家都只会选择自己已经占优的经济增长点去推,比如美国在推AI。

之前和一个做计算的教授聊过,他说自己以前做过一段时间图像识别AI什么的,无人问津。最近又火起来了,他也就身价倍增了。他说这些东西其实就是螺旋形上升的,几个话题轮换着做,做一段时间感觉没什么进展,就把另一个捡起来再试试。倒不必焦虑自己做的是什么课题,也不用追赶热度,做着做着就轮到了。

美国教职面试

最近在投明年秋季开始的教职岗位。研究计划,教学计划,推荐信的准备就不说了,几乎要了半条命。真正开始投起来,第一批很累,后面几批学校轻松了一些。本来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上次十月一号的投递结束,一周以后,有一个学校联系了我要求zoom面试。非常激动,仔细研究了下学校和岗位,感觉自己还是很匹配的,甚至觉得上岸就在此一举了。有一些可选的面试时间,从通知我的第二天到十天以后都可以选,我选的一周以后任意时间。网上说越迟越好,这样他们开会讨论的时候印象可以深刻一些。结果是给我安排了我能面试的最早时间——七天以后的早上,也就是十月十五。

我按照小红书上别人的经历准备了一些问题。主要就是自我介绍,为什么和岗位适配(为什么申请),科研经历计划,教学经历计划,还有服务方面的多样性支持diversity。但是实际上面试时被问的顺序恰恰相反。委员会上来先问了不痛不痒的多样性支持,然后是教学相关的,然后是研究计划。最核心的研究资金来源,也是学校真正最关心的,图穷匕见,直到最后才小心翼翼地问出来。

我在面试前找两个posdoc帮我过了一遍我准备的问题,听听他们的答题思路。还去学校的博后支援协会找教育系的V帮我过了一遍,听听我的答案有没有疏漏。都挺有用的。V教了我一些diversity的名词,一般来说在美国呆久了都知道黑人不能用black people,要用African American, 但是V说有更安全的词“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还可以包括其他种族。还有可以讨论一下对“first generation”的支持,就是父母没有上过大学的学生群体。我觉得还蛮搞笑的,在中国,父母没上过大学的才是主流,一点也不小众。 还有就是自己的缺点,我很诚实地说了一个。他说不行,要说一个明显的,而且比较普遍的缺点。比如我不是英语母语,然后再附上解决方案,比如我一直在努力继续学英语之类的。这一条虽然面试时候没问,但我觉得挺有用。

面试前我还找了一下我的老板,倒没嘱咐什么。我问了下如何回答科研经费的来源,她报了几个新人应该申请的,说是只要说了这几个,就能让人觉得你懂行。不愧是钻营经费型老板,非常有用!面试的时候说出来,明显感觉气氛活跃了,大家频频点头,热烈讨论起系里谁谁也拿了这个,问题不大什么的。

面试委员会一共四个教授,领头的年纪大的白男A;中年白男B领域和我相近,是负责联系我的人;青年白男C;青年白女D。感觉CD不是很友善,问问题都皱着眉头,听答案也没啥互动。B有些默默的,几乎不问问题,气色不好的样子,但是对我还挺友善的样子。A倒是神采飞扬谈笑风生,我看他还挂名南京大学的荣誉教授之类,跟中国人也有合作paper,估计是喜欢亚洲人的。

面试最后让提问,我问了系里对新人有哪些支持,招生、教学的支持。主要是A回答我,说的挺好的,像是准备过的说辞。第一年可以上课减免,专心搭实验室。系里课程有往年PPT共享。招生方面可以给2个免费学生。D又补充了他们有个教课的讲座,教学帮助什么的。我感觉都还挺好的。仪器方面也聊了,除了没有TEM,他们说有STEM,其他要用的仪器也都有,就还好。

我还问了转正tenure的评价标准,比如一般科研、教学、服务是4:4:2,他们什么比例。结果这下可真是图穷匕见了,跟我说服务不用担心,系里会做,教学也很轻松,最重要的是科研。然后来回看了我几眼,终于说出来了:至少有一个外部的grants(经费)。我本来伸着脖子表达友善“说什么都可以的”,鼓励他们说出来,最后就跟我来这个。我说没问题,应该的。A松了一口气一样,说当然还有些论文什么的,我说都没问题。

B给我解释了一下他们还要看推荐信,至少到周五才能看完推荐信,意思现在不能给答复。我觉得都是鬼扯,应该是忙着面试其他人直到周五吧。不过也无所谓,我说都行,等你们好消息,他们好像还有自己的会在聊,我就退了。一共面试了三十分钟,和预约的时间一样。

希望能过面试,这样就可以去学校当地参加面试了,公费旅游,还有机会上岸,岂不是美滋滋。就算不过也积累了面试经验。希望还能入围其他的学校。投材料真的挺磨人,投到后面就懒了,直接发准备好的,懒得客订修改。现在至少有个回应的,我又能好好改材料针对每个学校了。

美式橄榄球

前几周无意中看到学校(虎虎队)要和我之前的学校(牛牛队)打橄榄球比赛。附近有一个学校自己的很豪华的比赛场馆,我从来没去过。既然牵涉到我呆过的两个学校,不论谁赢,都还能接受,我决定去凑个热闹,体验一下美式橄榄球。

买了票,去的时候有点迟了,已经开场了。在马路边上远远就听到主持人喊:M-I-Z-,现场观众山呼海啸:Z-O-U-

这口号是学校的名字。虽然细想有点傻,然而这么多人一起喊,衬得主场的气势非凡。

进去以后发现球馆里吃喝小店俱全,我们上到自己的位置,在一片真球迷之中坐了下来。比分已经是3:0了。三分应该是直接踢进了杆子里面。

没一会儿牛牛(蓝色)开始进攻,我们虎虎三次防守成功以后,现场居然开始播放小号的诙谐小曲(Blasterjaxx & Timmy Trumpet – Narco),学生方阵随节奏甩动手花,观众跟着节奏打拍子。很喜欢这段小号的音乐。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环节,真的很有意思,感觉防守成功比赢球还快活!

touch down,也就进攻抵达对方底线,得六分。虎虎很快就得分了,这时烟花炸开,主持人喊M-I-Z-,观众回应:Z-O-U-。还有旗手队伍绕着场地跑一圈。学生方阵,啦啦队,管乐队各种庆祝。

主场也太压迫人了,牛牛队得有多大的压力啊。

比赛从下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这是两个学校的卡通形象,感觉牛牛憨态可掬,老实人被欺负的样子。

实际上也是如此,两个学校队伍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牛队员总是抱着球往前硬冲。虎队员还挺有策略,会向后回传,然后再横向突进。最后本校以38:0击败了牛牛。好惨的牛牛!

因为胜利了,还要点亮学校的行政楼穹顶,图中红圈处。

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晚还在学校。学校就是市中心,晚上还挺热闹的,毕竟大家看完球赛,都在街上吃喝玩乐。路过学校的一处标志建筑,晚上亮灯看别有一番风味。第一次看球赛,没想到这么有意思,主要是现场氛围太棒啦。

 

我以前玩过一阵子鹅鸭杀,有一条经验就是第一报警人很大概率是凶手。最近现实世界也遇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多方打听私聊每个人,通过证词拼凑出了真相:好一…

我以前玩过一阵子鹅鸭杀,有一条经验就是第一报警人很大概率是凶手。最近现实世界也遇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多方打听私聊每个人,通过证词拼凑出了真相:好一出贼喊抓贼。竟有人在现实世界玩鹅鸭杀,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嗓门最大的第一报警人就是凶手。

夏季旅行

最近老板回密歇根十天,既然老板不在了就等于不用上班了。我决定出游四天三晚,在美国七月四独立日前旅游回来,就可以完美错峰旅游啦。

有一年,夜里沿着伊利湖开车,发现头顶有银河,就下了高速,找到一个地方看星星。那是极美的星空,伸手不见五指,头上群星璀璨,既害怕,又梦幻。可惜当时只有一个手机,也没拍出来好的感觉。

决定了!这次出游的主题就是拍摄星空。

用光污染地图找了一会儿,最后选择了马克吐温国家森林公园,光污染接近二级。住在附近Bass river resort的小木屋。确定之后行程后,就在B&H上购买了唯卓仕新出的Z卡口,16mm,1.8镜头。

度假村真的很棒,有马场,露营地,房车营地,还有各种大小的森林小木屋。我们住的是最小的木屋,只要99刀每晚,这个已经低于外面三星快捷酒店了。我们本来以为条件会比较差,谁知道去了发现屋子干净整洁,已经预先开了一整天空调,还有很棒的独立卫浴。我们在门口的烧烤架子上搞起了烤羊排烤鸡翅。煤炭是在度假村的商店买的,肉食都是在家预先腌好带来的。除了我们小木屋,周围的其他人也在烧烤,林间青烟袅袅,到处都香喷喷。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烧烤。家门口有一座宝盖山(其实就是土坡),山上有很多野坟,还有些是清朝的坟了。那时候真的非常离谱,我经常周末跟小伙伴在坟头烧烤。没错,坟头烧烤。因为坟头有个竖着的石头和一个平台,很适合烧烤。我们会带很多火腿肠玉米红薯上山,然后开始收集枯叶,小树枝,大树枝。把报纸放在最下面,上面撒点枯叶,在搭起小树枝架子,最后往上面放大树枝。点燃纸以后,火就可以慢慢生起来了。这样的方法,我最初是不会的。一位小学同学的爷爷住在山上,有一回过来看我们烧烤,点不着火,就教我们。我才知道树枝没办法直接点燃,有潮气,需要从纸开始一级级引火。

没想到来了美国,才头一次用上了这个技能。

店铺里只有煤块卖,还有些助燃的液体。我们都买了,放到烧烤架子上,撒些液体在煤上,火是烧起来了,液体用尽,火也就灭了。只使用过电烤炉的老公,开了很久的车累了,一脸懵逼。

我让他去睡了,自己在附近捡了叶子树枝碎木头。按着小时候的方法把火烧起来了,开始烤羊排。真的很满足。虽然又把头发燎了一些(小时候也经常烧到头发),我好爱玩火!


来时路上我们驱车顺路去看了一个溪流公园(Maramec Spring Park),那儿有漂亮的小瀑布。溪水的颜色好美,远看幽蓝,近看似雾似纱,游鱼影影绰绰。溪流很长,我们只走了其中一小段。瀑布清隽,深潭静谧,真是散步的好去处。溪流里面有的区域密集养殖了鲈鱼,其他区域则开放给大家钓鱼(收费的)。有钓鱼许可的人都会带个渔帽,上面挂个日期标签。沿岸稀疏的钓鱼人,好不悠闲,这也许就是我爸的理想养老生活吧。

阴天和太阳出来的时候不尽相同。金色的阳光洒在澄澈的溪水上,深夏的绿林投在水面,水下墨绿的柔软水草轻轻摇晃,蓝天白云倒映着,种种镜像被微风揉碎,溶在水中,水体的色彩变幻莫测起来。

公园内还有些石头砌的高炉,我说这玩意儿怎么这么像幻兽帕鲁里面我们三家炼铁的炉子。沿着公园内的历史古道开车游览才发现这里以前果然是炼铁的,地上的石头都红红的,看得出是铁矿石。之前在学校地理系玩的时候,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密苏里地图。不同于普通地图,没有标注城市,反而是标注了高低地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南方向的一座iron mountain。山如其名,确实是一座铁山,遍布铁矿石。我们一查地图,所在地果然已经几乎在铁山。我还有点奇怪,这种地方竟然没有兴起匹兹堡一样的重要城市,果然还是因为没有水,交通不便吧。


小木屋的第一夜就是晴夜,我们兴冲冲的带上相近三脚架出发了。网不太好,大概查了下附近的光污染更小的区域,准备上密苏里八号公路,正好路中段有个观景点可以停车。已经考虑了光污染、月相和天气,本以为万无一失,可是森林的树实在是太多,有些遮挡银河了。十一点以后银河慢慢升上来,大概在十二点半银河升到树林的上方,才拍出了不错的片子。这张银拱是单张无堆栈接片而成。1.8光圈全开,快门20秒,轻微后期。

不接片,即使是单张也非常美丽。这张是无后期直出银心。

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头顶银河璀璨,天蝎座和银心跌落在路的尽头。肉眼不如相机能看到这么多星云,也很绚烂了。拿着天文通APP辨认了好多星座,还是蛮有趣的。

周围荒无一人。远处有狼叫,近处有莫名其妙的虫子和鸟类的怪叫,仔细听有点吓人。我老公则是在每次有车经过的时候,很害怕别人靠近停车,持枪抢劫什么的。

后续又找了几个地方都不如第一个点。第二天又去了这个点,因为远方有雷暴闪电,影响了星星可见度,不如第一夜。


第二天白天我们去了大象岩(Elephant Rocks State Park)和Johnson’s Shut-Ins State Park。

Shut-ins 是一个很特别的词。指的是一个地方,河水被大石分成许多小溪流,因为水不深,自然形成水上公园。Johnson一家三代是最早在这儿建立农场的人。后来被圣路易居民Joseph Desloge买下,于1955年捐为州立公园

——《Elephant Rocks and Johnson Shut-ins一日游》

大象岩很多石头圆滚滚的好大一块,散落在地表,令人称奇,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里弄来的呢?仔细看石头的介绍竟然是大自然自己形成的,当还真是鬼斧神工。入口处的一篇岩石山,爬上去以后,下面就是深潭,我看着有点恐高,风又很大。旁边立着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swimming”,我???一个美国女的路过,指着木牌和朋友说笑,原来是”no swimming”, no被人抠掉了。

shut-ins很有趣。我们本来整理了泳衣,谁想出门忘了拿上包。开车到了地方,别人大人小孩在水里玩得不亦乐乎,我俩拿着相机,在岸上眼巴巴望着。最后决定把裤腿卷起来下去趟一下水。

这一趟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公非要带我爬到最前面去。我本来就是个矮子,还不会水,还不会爬石头,还带着昂贵相机!石头烫手,水里又要找路,既不能太深,又不能被冲走,一番岩石探险,比起穿泳衣的坦荡,多了好多挑战。有个很深的水洞,几个孩子在那轮流跳水,我在那真是进退不得,俩妹子看我表演前前后后不下水挑战,最后老公拉了一把,扒拉着石头终于过去了。

当时又着急又后悔,作为一个没什么运动细胞的人,从来不会把自己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来了美国以后,人都变得冒进了。事后回想又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泳衣才更惊险有趣。


第三天有些雷阵雨,不过都是一阵一阵的。我们趁不下雨的时候去参加了漂流。这个度假村倚着溪流浅滩建造。提供游泳圈筏子、皮划艇和老式木划艇三种漂流工具。蓝色的游泳圈筏子是现在很流行的,单人的话使用皮划艇更合适。因为我有小时候在运河划船的技能,就选了老式木划艇六英里漂流项目。

工作人员开车带我们去溪流的上游,水非常浅,只到脚脖子。我们把船拉进水里,刚踩上去就翻了。只好求助四个光膀子帅哥工作人员,他们帮我们把船里的水倒出来,看我俩还在那四体不勤地折腾,就说让我们坐进去,推我们入水:真是求之不得!

顺利入水以后,感觉好起来了。

本来以为只是顺水飘荡一下,竟然有点难。第一个弯道没控制好,直接教我做人。撞在岸边横斜的大树干上,为了人不被撞飞,我紧急下腰仰面躺在船上,腰背都受了点轻微伤。后面的弯道有了经验,渐入佳境了。

其他几组漂流的人甚至带了一箱啤酒,篝火、音响,遇到浅滩就停下来,上岸party。

还有爸爸带着三个孩子,孩子坐在游泳圈筏子里玩水,爸爸踩在水里推。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是唯一一组认真漂流的人。我们一路超车,超过所有人,最先到达了下游度假村的上岸点。四个小伙问我们要不要再来一圈:不不不,够了。

漂流结束,胳膊都有点累了。回到小木屋,美美睡了一觉。直到巨大的雷声把人震起来,我们随意吃了点,玩起了桌游。之前看到度假村的宣传,心动骑马和漂流。事实证明只漂流就有些吃不消了,为了不摔断脖子,就放弃了骑马的想法。本来还规划了去看度假村附近有名的溶洞,谁知道快要接近七月四,溶洞竟然放假了关闭了。看看这个景区,像话么,放假的时候关门。

不过我们也累了,第四天就开车回家了。我们走之前的一晚很多房车都聚集过来了,露营的帐篷也陆陆续续搭起来了,一些人带了彩灯条,还拼成国旗的样子。水边到处是萤火虫,星星点点,夏夜的氛围一下子就渲染出来了。美国人好像就爱开个房车往荒郊野岭钻,和日本太不一样,真是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旅游方式。

这样的夏季旅行还是第一次,很多新奇的体验,我觉得很满意。银河拍摄大成功。

 

 

科研论文

我最早接触到科研论文是大三申请博士的时候,听说有一些文章挂名,会更容易找到国外的组愿意接受自己。所以我找到本科所谓的“导师”,导师跟我说发论文很简单,我暑假就留下来帮硕士师姐洗了瓶子,当然结局是没论文。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我是不可能在那得到什么论文的。

后来我进了博士的组,我向日本人教授急切地表达了我需要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这样才能回国找到好的教职。老师回答我:USJ去了么?箕面瀑布去了么?刚来日本要好好玩一玩啊。我的第一篇论文写了一年半,我甚至为了这个论文和老师吵起来,为什么迟迟不发表?我的副教授,小导师,把我拉到办公室:发表可以,现在只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的数据是真的么?

我气的跳脚,做了三年,你天天看我周报月报的,数据真的不能再真了,想什么呢?

第一篇论文经过副教授精心修改以后发表了。在那之后,我又有了些论文,有的甚至只写了一周。还有的,写完递交给老板,老板几乎没有改动就提交发表了。

我曾经因为嫌弃日本的文章慢,档次低,也来美国追求过大的论文,得过Nature Communication 的大修意见,虽然修完以后拒稿了。所以在学术论文上我有了些自己的见解。

我开始慢慢搞懂了,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钱才是魔术布下面的把戏。科研行业里面,论文就是魔术布。如果盯着布,是没有办法搞懂魔术的,因为魔法不在布上。

杂志的编辑一般都是做得好的组的老板,为了避嫌,不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那么他们在哪发呢?编辑们一般在更高级的杂志上发。

有些组经常发最顶尖的杂志,他们一般是又拿项目又发论文,钱和文章双修的组。非常容易理解,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需要大量投入。即使有了好的现象,一个工作要想做的很清楚,需要大量的实验,也是钱堆出来的。这些组里出来的独立开实验室的子弟,往往就可以发在第二档的子刊上,他们同时做次一档杂志的编辑,筛选符合自己想法的文章发表。

虽然论文数量庞大,也有异数,但是总体来说就是个自上而下的结构,传承了金字塔顶端的组的意志。那么问题来了,顶尖的组在做什么课题?当然是资金愿意支持的课题。

美国有三大科研经费机构:NSF,DOE, NIH,对应着基础科学、工程、医疗。机构每年会放出很多项目,就像悬赏一样,不同的组会揭榜领钱做相关项目。

这样就很明确了。这个系统内的文章其实主要受资金的指挥。整个论文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论坛,讨论着美国政府最关心的议题,有的被标记为精华置顶帖,而更多的则是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补充贴。

如果日本的科研以论文为导向,那么整个日本的学术界就在给美国政府打工。诚然,美国放出来的议题确实重要,但是很多的是对于美国重要,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况且,尚有很多美国政府不允许发表论文,暗中进项的项目。凡是参与这些项目的人,就会表现为:没有论文可以证明自己的学术成果。于是他们只能一直做这种秘密项目,或者离开科研界。

所以日本政府怎么才能摆脱美国对于科研界的管控呢?这也是日本的很多教授致力于的事业:创办自己的杂志。日本政府也应当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发布项目经费。这中间会有很多腐败和结党营私,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总体而言对国家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如何获得审稿

很多人会觉得做科研,发文章就行了,为什么要做审稿人?吃力不讨好,还是免费服务。

希望本文对需要审稿的人提供帮助。

我非常偶尔收到过编辑邀请审稿,就会发现稿件真的是很符合自己的知识技能。大概因为是实在没人才找到我。那么如何自己主动要求审稿呢?

网上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向自己的导师“要”审稿。就比如杂志邀请老师审稿,他没有空,就向编辑推荐你帮忙审稿。但是这种情况真的真的很罕见,除非老师真的想培养你,不会这么做。更多的是老师让你审稿,却拿走你的审稿意见,再自己修改下,发给编辑。这中间你没有留下任何姓名和贡献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看似寻常的代替老师审稿的做法,在实际审稿流程中是违反保密规定的:未经编辑同意,未发表的稿件不得向第三方展示。

还有个广为流传的方法是:注册MDPI这个开放的学术平台,在系统里申请成为审稿人。我实际操作下来没什么问题,成为审稿人之后,就可以在系统里面挑选想审的稿子,发送申请。我每个月有空就去看看,点个三五个申请按钮,一通操作下来,从来都只能得到”审稿人已满”的邮件回复。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来说不太行。我身边也有朋友,在第一关申请成为审稿人时都被拒绝过。

最后是各大论坛流传的另一个方法:给心仪的杂志里相近方向的编辑写信,说自己想审稿,能不能接到自己相关领域稿子的时候发来给我审。

我找了个自己比较熟的ACS的杂志,编辑名单打开一看,自己领域的编辑不是当面,就是发过邮件说过想做人家博后。虽然肯定也不记得我了,真是不好意思再发邮件。最后因为不认识新上任的总编辑,就向总编辑发邮件了。发的是ACS的邮箱,cc了编辑工作学校的邮箱。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回复我的人是ACS的助理编辑。他说现在不接受主动要求审稿,但是可以上一个教你如何成为审稿人的course(ACS reviewer lab),就可以加入审稿人池子。我一看:审稿还有人才库?

本着试试看的心情,做了course。这个东西就像是那种什么入职安全course,还挺费时间的。有一些材料,然后一些小测试。最后会有个考试,通过了就会得到邮件自动回复。然后会让填写问卷,大体就是问做什么研究的,什么工作单位之类的。填好以后,第二天我收到了邮件,提醒我被分配进了ACS AMI的审稿人池子。紧接着就又来一封邮件,是一篇ACS AMI的稿子审稿邀请链接。接下以后就可以正常审稿了。

前后总共三天。鉴于一做完课程就得到审稿,我认为这不是全自动回复的,人工的成分非常大。因为我在ACS 课程注册时用的是自己私人邮箱,问卷什么的也没有提到任何工作邮箱,结果审稿的事宜都直接发到了我的工作邮箱。

总之想要ACS的审稿,就试试直接注册学习ACS reviewer lab如果担心没有用,也可以像我这样先写信给编辑。内容:我是xxx,现在职位是xxx,想审稿。再说我在xxx,所以需要审稿,也希望多了解行业前沿。吹捧一下这个期刊,比如自己经常发经常看。然后写科研经历。最后附上详细的简历。

夏夜的风

最近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屋子里面总是呆不住人。

待到入夜了,坐在阳台上,凉凉的风抚过衣角,白日里昏沉的头脑沉静下来。路灯映得水泥地好像雪地一样白,眼前的景象,反而比白天更清晰了。

晚风裹挟着山野的气息,如同一副清爽的解药,呼吸间熨帖了工作带来的沉闷感。

五月的风,在大阪的时候,混着后院野百合的香气,即使没有刻意种植,也有种子长成,自己开了花。在福州读大学时,同样是五月的风,总弥漫着着校门口夜市的香气,卤味、鼎边糊,还有福鼎肉片。小时候,到了夏夜要和父母出去转转乘凉,金山下的湖会闪着点点的碎银,长江的水轻柔地舔舐着焦山北固山的剪影。更近一些的五月是日本黄金周,来美国玩,在亚利桑那自驾游,途径天普小镇,空气里洋溢着ASU学生毕业的欢声笑语。仙人掌和鹅肝成了那个五月的回忆。

因为在北地居住了两年,离夏夜,已经很遥远。

又一次回到南方,仅仅是坐在阳台上,这样的温度,这样的晚风,便能模模糊糊地唤醒很多记忆。

记录片《迷失东京》观后感

在影视飓风的推荐下,去看了食贫道的纪录片。由台湾纪录片《何以当归》入坑,看完只觉得不过瘾,又看了日本纪录片《迷失东京》。看完以后感觉真的是艺术品,感触也很多。我本意是想看看一个九天的纪录片,能有多深刻,能不能让我这个久居日本的人也觉得很好。

看完之后发现,是我小丑了。

我在日本只是生活,而发掘和拍摄是他们的工作。

片子采访了很多人物,包括带着三个孩子的妈妈做陪酒女、应援偶像团体的老头、喜欢玩パチンコ(日本版老虎机)的人,当然还有AV男女优、黑道大哥。我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屑,这些人,在日本根本不是主流,如果他想通过采访这些人攻击日本社会,那真是不太高明。

中间的节点上,流浪汉大爷说的:镜头聚焦的人是明星,镜头之外的人才是民众。真是个流浪汉哲学家。影片的制作者,仿佛在和我这样质疑采访对象的人对话。整个片子也因为这样的立意,变得有意义起来。我所生活和熟知的日本,一直都是镜头聚焦的那一个。深夜常有人醉倒街头,パチンコ的店也随处可见,繁华的市中心总伴着一条街的案内所,偏远的车站张贴着暴力团伙的悬赏。而我早已视若无睹。

曾经我的生活一直是干净整洁的校园,觥筹交错的学会,每天的烦恼是去哪个食堂吃饭。直到离开了学校,来到奈良乡下生活,我发现不是每个学校都那样精致。我好像第一次直视日本有这么多的不好的事情和贫穷的人。就好像在看变魔术正高兴,突然有人扯开了布。

其实我一直非常感谢日本,刚来美国的头两年,我还是会经常梦到自己回到日本的家,安静舒服的一个人的小房间,还带一个院子。日本之于我,有很多意义。我从懵懵懂懂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略通人事的社会人。学会了很多技术,也学到了很多原则。可以说没有日本的留学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的行事风格也依然带着日本的印记。

那么为什么逃离日本呢?

纪录片里有一段采访夜里陪酒的母亲,问她孩子长大了离开自己怎么办。她说希望不要给孩子添麻烦,如果自己有一天死了,不要墓碑,骨灰扬到大海里就好。看着她几欲落泪的眼眸,屏幕前的我倒是确确实实落了几滴泪。包括最后独居死亡的老人,整个纪录片都强调了日本人的孤独。

很多人也经常提到这样的话题,说日本人怎么怎么冷漠,变态,孤独。我想说不论分析二战、资源贫乏、岛国什么什么的,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日本,人与人主动切断了联系。而物欲的缺失,则是人与物切断了联系。这样的主动并非开悟,相反,是因为惶恐。可以是对未知的惶恐,也可以是对失去的惶恐,没有勇气,所以选择了切割。

只要在日本,就生活在恐惧之下。

我怕我被这种恐惧吞没 。一个外来者是很难理解日本的恐惧的,如果共情了,多多少少就是被同化了。

你没有办法选择做一个外国人的同时,做日本人。这句话可能很难理解。我翻译一下:要么,在日本永远做外国人,不参与他们的社会、不遵守他们的规则;要么,就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日本人。没有中间地带。也许会有一个时间上的过渡期,三年五载,或者更长,日本社会会给你很长时间去思考,直到想清楚选什么为止。

我做不了日本人。我也做不了日本的外国人。所以我逃跑了。

经历过留学的人,很多时候被解读为更成熟独立,有很多优点。当然我特指的是家境普通的留学人。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往往从不提及为什么。好像男人和女人躺在一个床上睡一觉,天亮了就有小孩。只要离开家远了,人就会独立?其实留学并不是一种好的体验。开玩笑地打个比方,就像很多小说里“重生了,一觉醒来我变成…”。什么都懂,但又是个婴儿。如同一个空投包,降落在全新的土地上,别人有时候用婴儿的态度对待你,有时候又对你有着符合实际年龄的要求。对大部分事情,以为自己心里门清的同时,长期保持着客观意义上的稀里糊涂。

我曾看过有人采访一个会很多种语言,又会很多方言的人,让她表演了,大家啧啧称奇。

她却说:会很多语言是生活的烙印。

 

 

 

纽约散记(五)百老汇音乐剧

我们下榻在纽约的珍珠酒店(The Pearl Hotel)。这个酒店坐落在传说中的百老汇街上。酒店出门左手就是音乐剧“芝加哥”(Chicago)的剧院,对门则是“摩门经”(The Book of Mormon)音乐剧的剧院。当然,在我们入住之前是一无所知的。对于这两座剧院,我们虽然每天出入都能看到,却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有一天晚上回来,对门的“摩门经”排队入场,直接排到路口。我们觉得很奇怪,所以顺便又搜了一下隔壁画满了黑丝美女招贴画的“芝加哥”。这才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所谓的百老汇,不是一个剧院(我以前的认知是一个剧院),而是一条街,而且就是我们住的街。街上有很多座小剧院,这些剧院每天晚上七点开始,专门演自己的一个剧。

为一场戏,打造一座剧院。

原来这就是百老汇。

本着凑热闹的心态,想着来都来了,虽然平时从来不看音乐剧,要不要去看一下呢?查了一下票价还挺贵的,如果位置好一点的话得150刀以上了。不仅犹豫不决要不要去看,而且还犹豫不决看哪个音乐剧。其实刚从纽约的机场出来就被各种大幅广告吸引了。广告的内容竟然是狮子王,阿拉丁,哈利波特的音乐剧。我们当时忍不住吐槽,能打得起这种广告,肯定赚的超级多。纽约的精神世界竟然这么丰富,支柱产业是音乐剧?

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芝加哥”是最经久不衰的一部。但是因为故事情节古早,颇有些叫好不叫座。人气最高,评价最高的是“汉密尔顿”(Hamilton)。汉密尔顿的剧院就是上图这个,我们还曾经路过。这些剧院的特点就是有一排排的小灯泡,很有美国繁荣旧时代的味道。可是汉密尔顿居然是说唱美国建国历史,再怎么好评,都有点不想看。一是怕听不懂,台词太快太密;二是对美国建国史这种题材没有兴趣。

我老公极力怂恿一起去看“魔法坏女巫(Wicked)”,因为他对魔法什么的感兴趣,而且听起来会比较小朋友向,容易看懂。我看了一下发现是《绿野仙踪》的续写。我小时候看过《绿野仙踪》的小说和电影,都很喜欢。于是我们订票去看了。

落座的时候已经快开场了。这个音乐剧真是不拖泥带水,说几点开始就直接开始了。我们坐的还比较靠前(买了最贵的票)。开场以后就不能拍照录像了。群众演员蹦蹦跳跳上场,还有些有杂技功底的表演。我最惊讶的是,每个人都能开口唱两句,唱的还特别好。

舞台效果和故事都很吸引人,音乐更是让我大受震撼。观众席前低处站着个指挥,他指挥台上的众多演员唱歌,还指挥隐藏在舞台下方的现场乐队演奏。主演的唱功太厉害了,尤其是饰演主角坏女巫的绿色女巫,只能用牛逼来形容。第一次她的唱功引起我的注意是曲目The Wizard and I,这首一出来我就满头问号:卧槽,这演戏的唱歌这么牛逼么?!这可都是现场全开麦,她唱歌的时候情绪饱满,引人入胜。上半幕结尾高潮的时候,她乘坐扫帚飞到了剧院的顶上,同时唱歌(曲目:Defying Gravity),那声音直接贯穿真个大剧院,把我的天灵盖都掀了。

从表演到唱功都让我感觉自己是个乡下人,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令人震撼的现场表演,头一次看到。

男主完全是一个大帅哥。然后跳舞杂技什么都来,还唱歌好。普通人可能只要会其中一样,哪怕只是单纯的长得帅就已经有饭吃了,这个音乐剧竟然汇集了这么多能人。而且是现场表演,这种沉浸式体验绝对是荧幕给不了的。整个音乐剧,我最喜欢的曲目是Wonderful,一首反派的曲子,诙谐幽默的曲风深得我心。Popular是一个比较广受喜爱的曲子,我也挺喜欢的。

最后当然是大快人心的快乐结局,所有人都欢呼尖叫鼓掌,幕布拉起来,演员们一组组谢幕,再集体谢幕。看完真是满满感动,仿佛和演员一起走了一遍不一样的人生。出门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幸好来看了,错过实在可惜。

虽然已经夜里十点多,外面街上人潮涌动,不只是这座剧院,各个剧场都散场了。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片区看起来这么有活力,甚至有美国难得的夜生活。出租车等在剧院门口吆喝生意,满街零食小吃奶茶店都等着顾客来买夜宵,各式酒吧更不消说。旁边的时代广场街头杂耍不断,琳琅满目的发光大屏幕把街头照的如同白昼,热闹还更甚白昼。也不知道纽约是如何有这么多闲人,撑起每天晚上场场爆满的这么多剧院。不论什么地方,如果有这种每天晚上固定的人潮,哪怕在街头卖狗屎都能赚钱。

体验过林肯中心的小提琴演奏会和这场百老汇的音乐剧,我深深的感受到纽约作为“艺术之都”的魅力。白天走在百老汇附近的街上,很多小店里面都有奇装异服的群演刚散场或是为晚上的表演做准备。附近的酒吧也在看板上写着今天晚上的表演项目,或是爵士音乐,或是脱口秀。一些小剧院则打着广告,推出自己最新研发的音乐剧。如此繁荣的景象,必定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托举。你很难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找到纯粹靠艺术就能吃上饭的城市,纽约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无二的。

纽约散记(四)地标2

[第五大道]

准备去帝国大厦看日落的时候,尚未意识到附近的街道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五大道。当时还以为只是一条普通的商业街。以至于路过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时,只是感觉那里有好多人,甚至都没走过去看一眼。

这个标牌写着世界上最大的Macy百货,所以拍了一下。看来广告还是很重要的。

这个店很大,路上也有好几家这种店。写着日语,我很费解,日本没有这个品牌。查了一下发现是地地道道的英国品牌,那你为啥写日语呢?

第五大道上有好几栋这种连着的小楼,而且它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只是门楼上的雕塑略有不同,在高楼大厦之中显得格格不入。目测是很久以前,第五大道成为商业街之后建造的,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周围的街道俱是高楼,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天空只剩细细长长的蓝色小条。

 

[帝国大厦]

到帝国大厦的时候,天色尚早,还没到预约的参观时间,所以在周围溜达了一下。帝国大厦始建于美国国力鼎盛的时候,102层仅花费一年零45天落成。在1931年-1972年期间保持全球最高建筑的记录。

2001年911事件中,世界贸易中心双厦相继倒塌之后,帝国大厦再度成为纽约最高建筑,也是首座两度(1931年、2001年)成为纽约市最高建筑的大楼。在2014年时被重建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超越,成为纽约市最第二高建筑。帝国大厦原本总高381米,19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其尖顶高度加至443.2米。

上到80层室内观景台的时候已经开始落日,但是由于人流大,需要排队,暂时不能直接去86层的户外观景台。

室内观景就已经非常美丽了,很多参观者在这里流连忘返。上楼的电梯排起了长队,有些人就干脆放弃了。图中环形的海湾,抱着两个个小岛,那就是之前参观的自由女神像的所在了。

事实证明放弃上楼是正确的,日落时刻,即使费劲上了86楼的户外天台也看不到什么东西。人实在太多了,没法挤到护栏边上。所以就只能拍别人手机咯。这也是唯二深感需要长焦镜头的时刻。

太阳落下去之后,城市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人群也略微有些松动,终于能靠近围栏好好观赏景色了。

这个三角形的街角就是刚刚在楼下看到的世界上最大的macy商场。

天色更沉的时候,灯光就显得璀璨起来了。天边还有些云霞,是落日余晖。

另一方向清晰可见夜色下的海港和自由女神像小岛。

建议参观的话稍微早一点上去,不要卡日落时分,电梯排队的人太多了,可能赶不及日落。

 

[无畏号军舰博物馆]

无畏号航空母舰 是埃塞克斯级(Essex-class aircraft carrier)航空母舰,于1943年下水。 它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一艘回收船。该博物馆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被提议作为保护无畏号的一种方式,并于 1982 年 8 月 3 日开放。博物馆以每年 50,000 美元的价格向市政府租用86号码头 33 年,用于停靠军舰博物馆。

登上舰船以后,进入三楼,大厅入口处有一搜乐高还原的舰船本体。上面还有很多小人呢。

内部有很多关于几次战争的讲解,一些当年的文物。这个直升机的造型还挺奇特的,不同于平时见到的直升机。

看了说明才知道这个直升机是一个救援机。

军舰的内部也有很多内容可以参观,厨房、休息室、下锚的舱还有炮台机枪台,各种东西。看看船员们的小床也太逼仄了,当兵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不仅狭窄,还是吊床,真不知道怎么睡。

上到甲板上就可以看到停放的许多飞机了。都是真飞机。

参观船长的房间,也不过这么点大,好在船长还能有一个正经的像床一样的床。

透过某个船舱看到有个妹子在拍岸边的城市。

厅内还有一些旧照片的展览,这张照片我很喜欢,因为很大,对着画面坐在这里,就能想象当初这个船服役的样子,明明只是黑白老照片,却仿佛定格了阳光与海风。图片上的文字说明这是船1944年去夏威夷珍珠港修整时拍摄。

还有很多照片就不一一放出来了。我本来对于参观军舰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去看了以后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也算是了解一些历史。确实没见过航空母舰,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圣巴德利爵主教座堂]

我们参观完军舰,准备去吃一个中国菜烤鱼,下了公交就看到了这个圣巴德利爵主教座堂St. Patrick’s Cathedral。教堂工程开始于1858年,但是受到美国内战的耽搁,1865年重新开工。座堂完成于1878年,1879年5月25日祝圣,以其巨大的体量高耸在当时的曼哈顿中城。

作为一个哥特建筑,在如今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已经算不得耸立了。但我们还是被教堂繁复的花纹,厚重的历史感所吸引,在不了解这是什么的情况下,就走进去参观了。里面正在举办某种仪式,有一个牧师在上面唱经,下面的信众起立附和。围绕着座位外侧,则是游人在到处溜达。这种感觉还蛮奇妙的。

不需要门票即可入内,里面雕梁画栋,非常震撼,甚至还有“圣水”(其实就是个可以打水的大方桶)。

 

[中央火车站]

步行即可抵达著名的中央火车站。实际上美国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客运铁路网络,主要交通都是靠飞机和公路。现存的铁路也是货运为主,客运火车非常慢,有时还要给货运车让路。所以火车站内部人群稀稀落落。尽管如此,纽约中央火车站也是现存的美国的最大火车站,气派的大厅,可以让人想象十八九世纪时候繁华的景象。

火车站的穹顶有一些雕塑和绘制的星座。拍下照片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止星座,甚至还画了小星星,当真是想把银河搬到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