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和道人经书字体包已经知识产权固化
华阳洞侍香道子懋和道人
小道在此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愿与诸位道友分享这段数年间开发道教专用字体的心路历程。小道本为一介修道之人,心向道法,淡泊名利,然近年来见道教经典在电子化进程中,因字体缺失、讳字不全,致使许多珍贵的道藏典籍未能得到妥善的保护与传承,内心不免感到忧虑。自古以来,道教对文字的敬重和依赖有着深远的传统,文字不仅仅是符号,更是承载天道信息、与神灵交流的媒介。在书写道教经典时,文字即是载道之器,因此每一个字都必须谨慎对待。因见此现状,小道便下定决心,以双田字体为基础,将其临摹并进行电子化,以此为将来的道教图文数字化传承做出微薄贡献。
小道初涉此道,实为道教图文电子化之需求所逼。众所周知,许多道教典籍中所含的生僻字早已在现代汉字体系中消失殆尽,常见字库无法支持这些字符的完整展示。若缺乏专门的字体支持,这些道教经典便会在数字化过程中出现字形丢失、讹误等问题,影响道教典籍的准确性与神圣性。小道自修行以来,潜心钻研道藏,见此情形,心有不忍。于是自二〇二二年起,小道独自完成了道教讳字的电子化工作,此为基础性的一步。然而,小道深知,仅仅实现讳字的电子化还不足以确保道教经典在未来的完整性和传承的准确性。为此,小道发下愿心,决意将自己多年临摹的双田字体,进一步完成其电子化,以期为未来道教图文的传播与保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事非易。小道每日对着古籍,细细揣摩每一个字形的结构与神韵,力求在字体电子化过程中既保留其道教书法的风骨,又符合现代科技的规范。临摹的过程犹如修行,每一笔、每一划都需耐心与专注。小道夜以继日,反复推敲,直到今年七月,终于完成了五万余常用汉字以及三万余道教生僻字的书法字体电子化。此字体包的完成,非为小道个人使用,而是为未来的道教道藏图文数字化准备。因为此项工作极具专业性与神圣性,小道无意将其公开,以免其被不当使用或破坏其道教文化的纯粹性。
至于为何如此重视知识产权的固化,道友们或许会有疑问。小道深知,现今时代,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网络传播四通八达,文化的电子化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一体两面之事。如果我们道教的专属字体在没有固化知识产权的情况下被他人滥用,甚至篡改,不仅有损这些字体本身的神圣性,也可能影响道教经典的严谨性与文化的纯粹性。小道历时数年完成的这套字体,凝结了对道教书法与经典的理解,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若不加以保护,任其流于俗世,岂不是对道教文化传承的巨大损害?因此,小道毅然决定,将字体包的知识产权加以固化,确保其在未来的传播与使用中不受侵犯,并且只在正道之中传承使用。
字体之事,实为修道之中不可忽视的功德。诸位道友皆知,修道之路不仅仅在于个人的修炼与修为,也在于为道教文化、道教经典的弘扬与传播尽一份心力。小道虽不敢称己之举为大功德,然此事若能帮助后世更多道友理解、研究道教经典,并为道教文化的延续提供便利,则是小道心中最大的安慰。字体开发看似与修行无关,实则是修道者对文化与经典的敬畏与爱护,是在现代科技时代中为道教文化架设的一座桥梁。小道坚信,保护这些字体的知识产权,是对道教经典与文化的最大保护,也是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体现。
再者,小道在临摹双田字体的过程中,时常感到这项工作如同修道一般。修道需要耐心、恒心与不懈的努力,字体的开发亦然。每一笔画,每一个字形的打磨,都需要极高的专注力与不断的反复修改,正如修道之人每日修心养性,去除内心杂念,步步精进。字体的电子化,表面上看似单纯的技术工作,实际上却与修道之理息息相关。无论是在道藏经典中,还是在日常修行中,我们道士时常讲求形与神的统一,字体的开发也是如此,不仅要讲求外形的精确与美观,更要确保其神韵能够传递出道教文化的精髓。
小道此举,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道教文化的未来着想。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文字与经典承载着数千年来无数道祖高人积累的智慧与法则。若不加以重视与保护,未来的道教传承便会面临更多的困境。电子化是时代的趋势,文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必然,若我们不未雨绸缪,为道教经典的数字化提供必要的基础与保障,许多珍贵的经典终会因为技术的限制而被世人忽视甚至遗忘。因此,小道愿以此字体为基础,为未来的道教经典数字化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
小道今日所作所为,并非为求名利,而是为求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字体包的知识产权固化,是确保这一成果不被外界侵犯、篡改的关键一步。此举不仅是对小道心血的保护,更是对道教文化传承的守护。小道虽身处凡尘,然心向大道,愿为道教文化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愿为后世道友提供方便与基础。此乃小道一心为道的愿望,愿与诸位道友共勉,以求将道教文化代代相传,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