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修整自行车,升级后拨导轮。自己动手的乐趣在于及时解决问题

自从开通了两个公众号,博客已经很久没更新了。和预想的差不多,公众号的数据流量不会太好,但有希望。首要目标是500粉丝,现在还差很远。

按照现在的能力和精力只能主做其中一个博客研究社,另一个公众号还在等待时机,当有多余的精力时再打造FENG.PUB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修整自行车,自从发现自行车问题将近一个月了。虽然还能骑,但是骑着不舒心。

自行车修整升级

通过这次修整,对自行车一些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之前以为后拨变速器坏了需要更换,没想到是后拨调节螺丝滑了,达不到调节效果,只需要更换这个螺丝就行。

还有,尾钩变形,导致后拨导轮与飞轮不成一条线。我以为需要更换尾钩,没成想只要把尾钩撬一撬就可以调整了。

除了修整还有升级,这次对后拨导轮进行升级,更换为带有轴承的导轮。

虽然通过网络得知更换后拨大鸡腿可以更省力,但我还是保守一点,保持11齿导轮大小不变,更换带轴承的导轮。淘宝这样的导轮一个只需要8块钱,果断买了2个。不知道换过导轮能省多少力气,速度会不会有所提升。

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我预留了充足的时间用于修整和升级自行车。过程是反反复复,感觉不对拆了重装。更换导轮、后拨拆装、尾钩拆装、调整尾钩、调节变速、拆装后刹车片,用时近4小时。

为什么要自己动手

两个直接原因,致使自己动手修整升级自行车。

了解自行车结构,快速解决一些小问题。

2千出头的自行车,买的时候就看到评论区有人这样评价:“除了车架,其他的都换掉了”、“刹车异响”、“脚蹬异响”。不过也看到店家积极回复,可以帮着解决这些问题。

买回来先是解决了刹车异响的问题,骑着感觉还行,毕竟比共享单车要好太多了。旅行车兼顾了公路和越野,骑了一段时间才知道这种车是为了装货,什么前车架后尾架,驮个前包后包十分方便。

自从有了这个车,开始关注前拨后拨、刹车、飞轮、车架、轮胎,也是买车之后才对自行车有了新的认识。

在bilibili搜索教程,尝试调整变速器。后又因为看到一句话,“链条清洗十分干净的自行车,绝对大佬”,便清洗了牙盘和飞轮,也清洗了链条,但是链条始终油乎乎的。

之后自行车有什么小问题,自己能很快解决。随后在车座下方加装了小包,放了常用的内六角、补胎片和打气筒,以备不时之需。

省工时费,买配件和工具。

当我把自行车骑到车店,表示断了一根辐条时,店家看过自行车辐条,表示没有这么长的。又找了一家店,店家正在忙需要等待,那时天色渐晚,决定先回家再说。

大致了解更换辐条的步骤,虽然简单,但是工时可能会比较多。轮子拆下来,内胎、外胎都要拆下来,装好辐条还要调整偏摆,装好内外胎,再把轮子装好。

这一套流程下来要花费不少工时,更何况我这车子的辐条材质是钢的,比不上碳纤维的价格,计时更换整个轮子的辐条也花不了多少钱。

剩下的工时费,可以买配件和工具,而我又喜欢自己动手,所以开始在网上买工具买配件。

重回公众号,弄了两个微信公众号

做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重回微信公众号。搞了两个微信公众号,「博客研究社」和「FENG.PUB」。一下子搞两个公众号,着实有点压力,能不能运营号这两个号还是未知。

FENG.PUB

微信公众号「FENG.PUB」,正是我的博客域名,本想与注册同名公众号,想了想,我可能会将公众号引流至博客,干脆直接使用域名作为公众号的名称。

在内容方面,该公众号与博客内容会有差异,毕竟公众号阅读要求速度快,也许谋篇文章在公众号上会简单叙述,尽可能的简洁让公众号读者能快速看完。也许会删减博客文章的一些内容在发布到公众号上。

另外可能会有些不适宜在公众号上发的文章只会在博客里面发,小而精的「FENG.PUB」也许不那么完美,但该有的都会有。

3月10日,「FENG.PUB」微信公众号诞生日,还是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

终于又一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FENG.PUB」,但这次不太一样,也许你不知道什么是「FENG.PUB」,其实它是一个个人博客域名。域名虽然简洁,但域名后缀不像.COM或.CN那样被大众所知。

再说说为什么开通「FENG.PUB」微信公众号。起初我只在个人独立博客发布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很杂很乱,也不能说烂,主要是不同时期涉及的内容不同,所以文章没有特定的主题。

一直以来都认为公众号需要定位的,没有定位的公众号不叫公众号。但这次一改常态,做一个没有定位的个人公众号,像做个人博客那样。因此你会在这个公众号看到不同定位的内容。

顺便说一句,虽然AI能够帮我写内容,但该公众号将摒弃AI生成的一切。虽然公众号「FENG.PUB」不使用AI,但不代表我讨厌AI,而是希望更完整的展示个人特色。

3月10日,「FENG.PUB」微信公众号诞生日。不知道来年的我是否记能记得这是什么日子。

博客研究社

说实话,「博客研究社」这个名头对我来说有点大,独立博客包罗万象,能将博客研究到极致甚是不易。

这个名字很直接,看名称就知道是博客相关,但我的能力有限,只能做一些小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微信公众号「博客研究社」目前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

很期望大家来「博客研究社」转转,提提建议。当然我不敢说什么建议都能执行,只要能触及到的事情回去尝试,成不成做了再说。

二〇二五年二月总结,AI加持下进入快节奏的生活

又到了写总结的日子,而我并没有心情去写。都说AI爆发元年,机会来了。我尝试用AI做一些事情,但总是差强人意,在AI应用方面完全摸不着头脑。

prompt工程来看是不错的选择,然而这里的难点可不仅仅是提示词,譬如项目的部署配置,外行人学这些内容也不容易。

虽然AI写作方面确实厉害,但总感觉抓不住重点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抛开最初的主题,那AI写的内容绝对称得上高水平。我思考片刻,也许是因为我的提示词让AI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还有很多方面AI做的都不错,看过AI看图做诗,我真想让他好好教我如何做出曼妙而又易懂的诗句。

也许AI可以作为我的老师,但我还不知道应该让AI用什么方式来教学。毕竟目前的AI是一问一答,用AI学习不仅要主动还要时刻做好课程规划。让AI当老师,不知道会不会越学越像AI。

用AI做了什么

开篇关于AI的内容,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月度总结,然而这并不冲突,因为2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探究如何使用AI。

当然你无需怀疑这篇总结是不是AI撰写,毕竟坚守个人博客网站要尽情的自我表达而非AI撰写或润色,这是我的信条,因为AI代表不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受。

自从手机装了DeepSeek,总是出现“服务器繁忙”,它实在是太火了。而后寻找DeepSeek替代品。DeepSeek满血版实在是太多了。

先是下载了360的“纳米AI搜索”,虽然能满足我的需求,但首屏给我的感觉很乱,尤其是红衣大叔送车的广告,我只是想简简单单使用DeepSeek,虽然如此,不过纳米AI集成了很多大模型,值得下载。

随后又下载了“腾讯元宝”,这界面清爽比较符合我对简洁的要求。不仅有DeepSeek,还有自己的Hunyuan,这两个大模型非常聪明。目前“腾讯元宝”成了我首选的AI工具。

生活上的很多事情,都会向DeepSeek提问。譬如:“4000元左右的相机哪个值得买”,“预防老寒腿的方法”,“10万块创业有什么建议”。DeepSeek都能给出很好的分析,最后还有好的建议。

DeepSeek太好用了,我把这个应用推荐给同事。听闻他有意向在老家贵阳买房子,我问DeepSeek,贵阳哪里的房子比较适合居住。DeepSeek罗列了各区的特点以及参考房价,最终给了建议。同事感觉太神奇了,比中介还要专业,立刻下载了DeepSeek。

但是目前我只停留在向DeepSeek提问的层面,AI还能做很多事情,譬如AI写作、AI生图、AI生成视频、AI编程,越后尝试越觉得难。想要精通AI不是一朝半夕。了解AI的思考方式,预设AI输出的结果框架,让AI能够明白我要表达什么我想做什么,让AI为我做好一切。虽然很难,但是能够实现。

通勤漫骑

自行车后拨出现故障,其中一颗调节螺丝的内丝坏了,导致后拨及极不稳定,异响并且时不时地自动跳档。还好最近骑得不快,上下班将就骑骑还可以。

网上搜索蓝图后拨,找到一样的后拨,价格不贵。等有空了或是想换的时候再更换。

总里程353.36
总时长17:14:08
骑行次数29
月均速20.50km/h

最近速度提不上来也许跟后拨有关系,但也有可能是太累了。低头看看肚皮,过了年发福不少,该减重了,不然更骑不动了。现在有些许担心,这样反反复复,想要突破实在是太难了。

环梦·AI科普展

老姐给了一张AI机器人的展票,刚好周末去逛逛。春晚AI智能机器人上台表演,人形机器人十分灵活,勾起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2025环梦·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览”在上海世贸展馆举办。进门比较抢眼的是人形G1机器人,大家都争相与机器人握手。虽然G1人个头不高,走起路来别有感觉。

然后是更加抢眼的仿真机器人,围观的人比较多。这些仿真机器人虽然生的好看,但是肢体算不上灵活,表情不够丰富,也许是仿生组织封印了他的灵动感。

而后有智能机器狗,小米的机械狗也在其列,还有大名鼎鼎的Go2机器狗。看到Go2能够灵活自如的蹦跳,身手敏捷,十分活跃。心想日后导盲犬可以放飞自我,放下这份工作了。

虽然这些机器人机器狗都有AI交互,但展会现场环境十分嘈杂,机器人无法听清或听不到我们在说什么,显得不够智能。

这次展会上还有很多其他机器人,譬如说财神迎宾机器人、酒店引导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格斗机器人。

这次展会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许是我对他们的期望太高,但是智能机器人能发展成现在的墨阳已经很了不起了。以后应该会有更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就像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的机器人一样,都有特殊功能适应不同岗位。

每月一本书

赶在月末最后几天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完了。蛤蟆从萎靡不振到重新振作起来,通过心理医生苍鹭的引导,不断认识自我,脱离原来的自己,完成了自救。

不仅仅是蛤蟆先生内心和性格发生了变化,他的小伙伴们也发生了变化,河鼠、鼹鼠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年纪较大的獾也有微妙的心理变化。

这本书比较适合精神上深陷泥潭并想要改版现状寻求自救的人,也许书中会有想要的答案和明灯。

写在最后

最近想要做点项目,但不知道做什么好。公众号、网站、社区运营,对我来说都有知识盲区,即使有时候知道该怎么做,执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做不了。我的水平也只停留在建设初期,找不到方法或是找错方法,失败感常常让我望而却步。

当然很多人说,先做了再说。遇神杀神,佛挡杀佛,魔来斩魔。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正是我的薄弱,而我总是瞻前思后。为此做了心理小测试,结果是我适合做协助工作。

看来想要做成就一些事情,跟性格是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我知道性格是可以重塑。针对特定环境进行训练,以此达到某种条件反射。虽然认知根本没发生变化,但是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达成某种目的。

❌